昨天參加了一由"香港工程"主辦的有關西九龍的研討會.原來“香港工程”是由一群創作人組織,見到徐克,馬家輝,榮念曾等人.
副刊-文化
P40 信報財經新聞
2003-11-07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急救西九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民間對西九龍這塊香港最後的處女地愈表關注,繼藝發局的三次公眾諮詢會,由電影工作者、設計師等創意工業和專業人士組成的「香港工程」亦召開了「西九龍文化計劃研討會」。除藝術工作者和團體外,這次與會的還有演藝界、專業人士、學者等,多了學術成分。不過,研討會只邀請七、八十人出席,不少人被拒諸門外,而發展商、商界的代表亦不見。
研討會先由四位講者,包括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榮念曾、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院長王于漸、城市大學客座教授龍應台、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,分別從文化評估、經濟意義、創意產業、社會價值的不同角度,宏觀分析西九龍文化大計。
「地產商、建築師突然關心起文化來,我們擔心亦是正常的。」榮念曾認為,西九龍是個契機,令香港成為表面上的文化之都,但作為文化之都是有所承擔的,龐大的文娛區計劃,必需要作全面的研究,文化界、發展商和政府三方相互溝通,「由邀請建議到提交只有短短六個月的時間,跟本不實際,現在時間迫切,看來要惡補,甚至急救了!」
歌劇院∕賭場模式
王于漸坦言對文化事業無甚認識,也沒有作過這方面的研究,自喻是客串演出,卻從經濟角度看文化事業的模式,舉了個有趣的例子:「以前意大利歌劇院旁都會有間屬同一投資者的賭場。男的去賭錢,女人與孩子則去劇院,是家庭娛樂,而投資者又會把賭場賺來的錢放在歌劇上,令創作有活力。平衡商業與文化,歌劇院∕賭場可說是成功的商業模式。」但他看不到西九龍有「自己搞掂」的模式,「如何有經常性收入、顧客在哪裏?賺錢與開發文化的利益並不結合,搞不好,要政府長期補貼。」
龍應台早在當台北文化局長時已關注西九龍項目,當時在城市競爭的角度,事過境遷,今天在香港立場討論。她注意到,在政府《邀請提交西九龍文娛區發展建議書》網頁內的「Q&A」部分,有超過百分之八十五的提問是針對工程、交通、海港處理,而有關文化的,只有不足百分之十,「整體宏觀市場研究調查、可行性報告、博物館的需求資料都沒有,為什要興建水墨、影象、設計等四間博物館,也沒有扎實的數據支持。」她指出,要正視問題,便要進行內需市場、文化消費行為、創意產業現況等分析,「到了這個階段,可能太晚,要急救了」。
曾進行有關全球化城市發展研究的呂大樂說,愈來愈多的城市有興趣辦盛事,又幻想這樣可以賺錢,於是主題公園、大劇院、Imax電影院等比比皆是,變成人有我有,城市的劃一化,令人擔心,「但很多時是得個殼。另外,就算有宏偉的計劃,亦要看當時的人是否有心承認本土文化沉澱和創作。」
「有 Imax 的地方,通常都沒有文化。」電影導演陳嘉上也質疑,政府不了解電影、文化界的需要,作為電影生產地,他寧要 art house 不要 Imax。至於影象博物館的構思,他指政府沒有長遠眼光,考慮電子媒體、多媒體的發展。
政府「盡地一煲」
一些文化人沒有參與藝發局諮詢會,卻在這次研討會暢所欲言;相反,康文署代表、民政事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魏永捷等並沒有發言。雖然西九龍預留位置作為設計博物館,看過邀請建議後,劉小康感到非常失望和震撼,「政府完全不理解現代設計,成功的設計是在市場而非博物館,業界擔心到最後又是有硬件無軟件,重視設計的話不如搞視覺藝術學院。這個香港『盡地一煲』的項目,要好好考慮實際的需要」。
胡恩威認為,政府千揀萬揀,Foster 的「大蓋」設計,已然過時,「政府完全漠視文化界提出的訴求,仍用七八十年代的概念規劃十年後的東西,到時變成古董一件!」
蔡甘銓認為,大家混餚了西九龍的作用,「睇情形政府只是在西九龍放些大劇院、博物館,成為地標,做盛事之都,並無象顯示藉此培養人才,恐怕大家捉錯用神。」
呂大樂表示,在香港討論政策,常把三贏甚至四五贏掛在口邊,大家以為下一步可以解決,但如何實質做,往往無討論。「愈來愈多人討論西九龍文娛區,因為這是香港最後一塊地王,咁大個 project,如果瓜都唔知點拆!」
如果呂大樂自比是「臨記」,香港工程的主席徐克就有如布景板,研討會到最後,當藝發局委員蔡錫昌問這班「街外橋王」如何跟進?獻計的話,是給地產商還是政府?徐克才回應,香港工程有責任做多一點,會繼續跟進。研討會的錄音作整理後,會編印成綜合意見書,呈交特區政府。他希望有其他人組成更多「工程」,關注事件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